山东黄锈石石材
汶上黄锈石自然面

详细说明

我们对施工所使用的黄锈石自然面石材、水泥、添加剂、当地土壤及水pH值进行逐一分析检测;重点对其使用的石材进行了各种测试试验,包括强度,含水率、密度、孔隙率、抗折强度、抗剪切强度、溶蚀、膨胀、耐崩解、石材抗冻融、饱和吸水率、硬度、光泽度、耐酸碱等,其分析检测和试验结果均为正常。

  再次取样分析,取腐蚀脱落的黄锈石自然面石材碎屑进行主要化学成分分析,并与石材主要成分比较,其结果是石材碎屑中氯(Cl)含量为4.5%,而石材的氯(Cl)含量为0.08%。显而易见其罪魁祸首是氯(Cl),氯化钠(NaCl)、氯化钙(CaCl2)都含有氯(Cl)。原来因东北初冬时节气温骤降,施工时混凝土中掺加了早强防冻剂,早强防冻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钙。

  氯化钙为无色立方结晶体,白色或灰白色,有粒状、蜂窝块状、圆球状、不规则颗粒状、粉末状。无毒、无臭、味微苦。吸湿性极强,暴露于空气中极易潮解。相对密度2.15(25℃),熔点782℃ ,沸点1600℃以上。吸湿性极强,暴露于空气中极易潮解。易溶于水,同时放出大量的热,其水溶液呈微酸性。溶于醇、丙酮、醋酸。与氨或乙醇作用,分别生成CaCl2·8NH3和 CaCl2·4C2H5OH络合物。在常温下由水溶液结晶而析出的常为六水物,逐渐加热至30℃时则溶解在自身的结晶水中,继续加热逐渐失水,至200℃时变为二水物,氯化钙再加热至260℃则变为白色多孔状的无水氯化钙。氯化钙对植被和地下水有损害。

相关新闻

相关产品

山东黄锈石
  • 主页